技术让人类的爱与想象( xiàng)具象化,
由此诞生了电影( yǐng);
并且让创作和观看电影( yǐng)的每个人,
都成为了“更好( hǎo)的我”。
文 | 刘澍
排版编辑 |Joy
I will grow through this pain
(痛( tòng)苦将使我成长)
Lord I'm doing all I can
(天啊,我正( zhèng)竭尽所能)
To be a better man
(成为一个更好( hǎo)的我)
——《更好的我》(Better Man)
获得 18 项全( quán)英音乐奖、入选英国音乐( lè)名人堂、多次获得 MTV 欧洲音( yīn)乐奖最佳男歌手等重要( yào)奖项;
专辑全球销量超过( guò) 5500 万张、7 首单曲位列英国年( nián)度第一、14 张个人录音室专( zhuān)辑拿到英国第一;
创 3 天 37 万( wàn) 5000 人次的英国最多人次演( yǎn)唱会纪录、单日售出 160 万张( zhāng)门票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lù)……
对于全球影迷和乐迷来( lái)说,罗比 · 威廉姆斯的名字( zì)意味着时代传奇。
△罗比 · 威( wēi)廉姆斯
即便有些朋友没( méi)有生在他当红的年代,但( dàn)是大概率也会听过这首( shǒu)动人至深的《Better Man》。
这首歌道尽( jǐn)了一个人渴望爱、渴望存( cún)在意义和实现自我价值( zhí)的生命诉求。
而这亦是罗( luó)比 · 威廉姆斯的个人成长( zhǎng)史——
从一个喜欢音乐、不被( bèi)父亲认可的小男孩,到 15 岁( suì)加入接招合唱团(Take That),初尝成( chéng)名滋味,再到单飞,以“坏小( xiǎo)子”的名号抒写个人音乐( lè)传奇,以及最后与父亲和( hé)解,在演唱会上演绎童年( nián)未完成的合唱,他的人生( shēng)经历本身就是一份宝藏( cáng),代表着生命不断向上的( de)光。
在去年,他的这份光芒( máng)被呈现到了大银幕,并以( yǐ)创新视效打破了传统传( chuán)记片的表现形式,即个人( rén)传记电影《更好的我》(《Better Man》)。
今日( rì),影片正式定于 6 月 27 日登陆( lù)全国院线。
△电影《更好的我( wǒ)》海报
影片由《马戏之王》的( de)导演迈克尔 · 格雷西执导( dǎo),约诺 · 戴维斯等人主演,在( zài)叙事上,大胆以“反派视角( jiǎo)” 解构明星光环,将主角塑( sù)造为充满争议的 “问题英( yīng)雄”,让观众可以平实看待( dài)其成长与蜕变。
更加别出( chū)心裁的是,区别于其他传( chuán)记片的真人演出形式,在( zài)电影《更好的我》中,罗比 · 威( wēi)廉姆斯是“真人身体 + 猩猩( xīng)头”的艺术化造型:
△本片中( zhōng)的罗比 · 威廉姆斯形象均( jūn)采用猩猩造型进行艺术( shù)化呈现
其意为本人眼里( lǐ)的自我:有内心里像动物( wù)一样的野性、纯真、生猛和( hé)欲望;也有外在作为人的( de)克制和理性,二者的矛盾( dùn)深度博弈,爆发出了强大( dà)的艺术感染力和人物魅( mèi)力。
影片创新性的探索无( wú)疑非常大胆,不仅挑战了( le)观众对于传记片的认知( zhī),并且大幅提升了影片的( de)制作难度,尤其是如何用( yòng)猩猩的眼神和面孔精准( zhǔn)传递出人物在不同情境( jìng)下的情感。
对此,影片的特( tè)效团队打造了 1968 个特效镜( jìng)头,展示了罗比 · 威廉姆斯( sī)面对亲人时的真情流露( lù),以及在演唱会的自信张( zhāng)扬。
凭借出色的视听效果( guǒ),《更好的我》成功提名了第( dì) 97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 shì)觉效果奖和第 78 届英国电( diàn)影学院奖(BAFTA)最佳视觉效果( guǒ)奖,并斩获了 2025 年澳大利亚( yà)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奖( jiǎng)九项大奖。
△罗比 · 威廉姆斯( sī)与在《更好的我》中饰演他( tā)的约诺 · 戴维斯在澳大利( lì)亚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 yuàn)奖合影
此前,正值第 15 届北( běi)京国际电影节举办,澳大( dà)利亚电影与电视艺术学( xué)院奖(AACTA)与澳中关系国家基( jī)金会(NFACR)联合主办了《更好的( de)我》特别展映活动。
期间,极( jí)客电影(ID:Geekimovie)独家对话影片主( zhǔ)创团队——中方制片人马小( xiǎo)路、澳大利亚制片人保罗( luó) · 柯瑞、维塔特效(W ē t ā FX)高级视觉( jué)特效制片人安迪 · 泰勒;以( yǐ)及活动嘉宾——澳大利亚影( yǐng)视艺术学院奖 CEO 达米安 · 特( tè)拉维拉、奥尔特特效(ALT VFX)的影( yǐng)视执行制片人马克 · 米勒( lēi)和音效公司和声创影(Soundfirm)的( de)创始人耿凌。
△维塔特效(W ē t ā FX)高( gāo)级视觉特效制片人安迪( dí) · 泰勒、丰景影业 CEO 托尼 · 库姆( mǔ)斯、音效公司和声创影(Soundfirm)的( de)创始人耿凌、澳大利亚影( yǐng)视艺术学院奖 CEO 达米安 · 特( tè)拉维拉、奥尔特特效(ALT VFX)的影( yǐng)视执行制片人马克 · 米勒( lēi)、澳大利亚制片人保罗 · 柯( kē)瑞、中方制片人马小路、活( huó)动主持人迈克斯 · 杨(从左( zuǒ)至右)
他们分享了影片的( de)创作初衷、特效的技术运( yùn)用、中澳电影艺术合作的( de)感受、如何看待以《哪吒之( zhī)魔童闹海》为代表的中国( guó)电影,以及 AI 等技术对于未( wèi)来电影发展的作用。
其中( zhōng),关于影片的特效难点和( hé)解决方案是重点部分:
首( shǒu)先是角色创建与细节处( chù)理,特效团队通过大量概( gài)念工作,尝试将罗比 · 威廉( lián)姆斯的个人特征如眉毛( máo)、眼睛、纹身等融入猩猩艺( yì)术化造型设计中,以确保( bǎo)角色的辨识度。
接着利用( yòng)先进的 3D 建模和纹理技术( shù),精确塑造角色的面部和( hé)身体细节,并通过计算流( liú)体动力学模拟肌肉运动( dòng),使角色动作更加真实自( zì)然。
△猩猩艺术化造型设计( jì)细节
同时,运用自主研发( fā)的软件和工具,如 Wig,对每只( zhǐ)猩猩约 500 万根毛发进行建( jiàn)模和模拟,以实现自然的( de)毛发效果。
△猩猩毛发效果( guǒ)非常自然逼真
其次是表( biǎo)演捕捉与后期融合,影片( piàn)采用先进的动作捕捉和( hé)面部捕捉技术,精确获取( qǔ)罗比 · 威廉姆斯的动作和( hé)表情数据,并将其转化为( wèi)猩猩造型的表演。
随后在( zài)后期制作中,通过移除拍( pāi)摄干扰物和进行动画匹( pǐ)配,使猩猩造型与真人演( yǎn)员的表演完美融合。
△猩猩( xīng)造型与真人演员表演完( wán)美融合的制作细节
第三( sān)是音乐场景特效处理,特( tè)效团队需要复刻罗比 · 威( wēi)廉姆斯的多场经典演唱( chàng)会现场,这涉及到大量的( de)舞台灯光效果模拟和观( guān)众反应渲染。
通过精确的( de)灯光建模和渲染技术,以( yǐ)及对观众群体的细致建( jiàn)模和动画处理,营造出真( zhēn)实的演唱会氛围。
△复刻罗( luó)比 · 威廉姆斯经典演唱会( huì)现场
此外,在技术创新与( yǔ)突破方面,特效团队为影( yǐng)片中的音乐片段制作了( le)预演版本,用于电影融资( zī)和创意展示。
在全片首个( gè)高光场面《Rock DJ》的拍摄中,团队( duì)采用新技术从音乐会的( de)灯光板获取数据文件,以( yǐ)精确还原伦敦摄政街的( de)灯光效果。
这些技术的应( yīng)用和创新,为《更好的我》的( de)特效制作提供了强有力( lì)的支持,使最终呈现的视( shì)觉效果更加逼真和震撼( hàn):
对比传统真人电影更有( yǒu)奇幻感,比起强特效电影( yǐng),又有更浓郁的人文情怀( huái),兼具怪诞氛围、生动性和( hé)真实感,正如罗比 · 威廉姆( mǔ)斯本人。
以下为极客电影( yǐng)对话《更好的我》主创团队( duì)——中方制片人马小路、澳大( dà)利亚制片人保罗 · 柯瑞、维( wéi)塔特效(W ē t ā FX)高级视觉特效制( zhì)片人安迪 · 泰勒;以及活动( dòng)嘉宾——澳大利亚影视艺术( shù)学院奖 CEO 达米安 · 特拉维拉( lā)、奥尔特特效(ALT VFX)的影视执行( xíng)制片人马克 · 米勒和音效( xiào)公司和声创影(Soundfirm)的创始人( rén)耿凌。
极客电影:为什么片( piàn)中的罗比 · 威廉姆斯是一( yī)个“真人 + 猩猩”的形象?
马小( xiǎo)路:罗比 · 威廉姆斯作为一( yī)个世界级的摇滚巨星,他( tā)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 yī)样。
“猩猩”这个隐喻其实是( shì)一个非常普遍的人类体( tǐ)验——在社交媒体时代,每个( gè)人其实都会思考自己与( yǔ)他人的关系,也都有自己( jǐ)内心投射的形象。
所以我( wǒ)们觉得以“摇滚明星总感( gǎn)觉是局外人”为主题,是一( yī)个可以引发共鸣的好故( gù)事。
而且罗比一直觉得自( zì)己就像个表演的猩猩,所( suǒ)以为何不让电影用他的( de)视角来展现他自己,而不( bù)是外界眼中的他?
△中方制( zhì)片人马小路
极客电影:打( dǎ)造“真人 + 猩猩”这样的艺术( shù)化造型需要克服哪些技( jì)术难点?
保罗 · 柯瑞:这部电( diàn)影确实有不少挑战,我们( men)的特效合作公司维塔,曾( céng)经负责过《阿凡达》《猩球崛( jué)起》等世界顶级特效项目( mù),他们把大量先进技术带( dài)到了这部电影里。
但最难( nán)的部分,其实是在一个极( jí)其“真实”、“粗粝”的世界里,讲( jiǎng)述一个摇滚明星的故事( shì),还要把一个数字猩猩无( wú)缝地融入真人环境中。
这( zhè)种极度写实的画风对特( tè)效要求极高,能达到这样( yàng)的视觉效果,确实离不开( kāi)维塔的水准,以及导演迈( mài)克尔和包括摄影、灯光、服( fú)装等所有幕后主创的极( jí)致配合。
△澳大利亚制片人( rén)保罗 · 柯瑞
极客电影:对比( bǐ)《猩球崛起》中的猩猩,《更好( hǎo)的我》的猩猩有哪些新的( de)突破点?
安迪 · 泰勒:本片里( lǐ)的“猩猩”和《猩球崛起》那种( zhǒng)群像化的猩猩很不同。这( zhè)里的猩猩更像“人”,而且是( shì)全片唯一需要承载全部( bù)情感的数字角色。
当他和( hé)其他真人互动时,观众必( bì)须完全相信他的存在,愿( yuàn)意跟随他的情感旅程。这( zhè)对于视效来说是极高的( de)标准,我认为这是维塔做( zuò)过最难、也是最出色的特( tè)效工程之一。
像《猩球崛起( qǐ)》这样的电影,可以用数字( zì)角色和部分虚拟环境配( pèi)合。但这部电影是将一个( gè)数字角色“猩猩”完全置入( rù)真人世界,有大量人与角( jiǎo)色互动。
△维塔特效(W ē t ā FX)高级视( shì)觉特效制片人安迪 · 泰勒( lēi)
这种真实互动最难实现( xiàn),我们不想要演员对着替( tì)代物表演,而是请扮演罗( luó)比的约诺 · 戴维斯本人进( jìn)行动捕,这样所有“对视”和( hé)交流都是真实反馈,能呈( chéng)现出更出色的表演。
这部( bù)电影复杂之处还在于角( jiǎo)色所穿的服饰:全片罗比( bǐ)所有服装都是数字创造( zào),没有一件是真实存在的( de)。服装组先采购好成衣,再( zài)扫描数字化,由特效团队( duì)复现。其他部门也都竭尽( jǐn)全力,只为实现逼真的最( zuì)终画面。
△服装概念插画师( shī)为罗比的造型创作了大( dà)约 250 幅插图
△将服装穿在与( yǔ)罗比尺寸相同的模特 / 替( tì)身身上,然后在 VFX 室内对罗( luó)比进行扫描,这样维塔特( tè)效(W ē t ā FX)就可以捕捉到电影中( zhōng)的所有外观,包括每个纽( niǔ)扣和线头。
通常做特效时( shí)会追求干净无杂质的背( bèi)景,这样合成角色更容易( yì)。但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偏( piān)要追求一种脏乱、带有镜( jìng)头光斑、手持拍摄感的环( huán)境,这增加了难度和制作( zuò)周期,但影片最终呈现出( chū)的粗粝、真实感,也是因此( cǐ)更具美感。
△奥尔特特效(ALT VFX)的( de)影视执行制片人马克 · 米( mǐ)勒
极客电影:后期流程是( shì)怎样的?
安迪 · 泰勒:后期制( zhì)作流程大致如下:我们在( zài) 2021 年做了预演,2022 年正式拍摄( shè)。但赶上英国女王去世,导( dǎo)致我们在摄制伦敦摄景( jǐng)环节推迟了六七个月。
整( zhěng)体上,电影从 2022 年一直制作( zuò)到 2024 年底,整个工期大约持( chí)续了两年。至于预算,由于( yú)各方特殊原因,不方便公( gōng)开,但整个制作过程中,主( zhǔ)创团队相互信任,让每一( yī)个环节都竭力为导演的( de)创意实现最好的呈现。
极( jí)客电影:“真人 + 动物”这样的( de)主角形象,在过往传记片( piàn)中前所未有,是否会担心( xīn)市场的接受度?
保罗 · 柯瑞( ruì):关于为何选择“猩猩”这个( gè)艺术化造型,这确实在传( chuán)记电影中前所未有。导演( yǎn)迈克尔和罗比关系密切( qiè),他在创作剧本前,花了大( dà)量时间与罗比畅谈,记录( lù)下很多细节。
迈克尔注意( yì)到,罗比经常用“猩猩”、“表演( yǎn)的猩猩”来形容自己,流露( lù)出一种与世界疏离的感( gǎn)觉。罗比本人还有一首老( lǎo)歌就叫《Me and My Monkey》,其实早有自我寓( yù)意在其中。
因此,电影用猩( xīng)猩的艺术化造型,实则忠( zhōng)实还原了罗比的内心世( shì)界。虽然这个想法很有挑( tiāo)战,但也正因为它独特,突( tū)破了传统音乐传记片的( de)套路。这部电影从角色的( de)心理出发,展现的是他自( zì)己如何看自己,而不是外( wài)人的视角。
同时,维塔的视( shì)觉技术和艺术创作也令( lìng)观众能下意识认为“这只( zhǐ)是个猩猩”,而完全被角色( sè)本身打动。海报看起来很( hěn)不寻常,但看了电影你就( jiù)会明白这份设定背后的( de)意义。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 men)对“动物”更有同理心,罗比( bǐ)的“猩猩”造型通过人类的( de)眼睛传递情感,让观众很( hěn)容易与他产生共鸣。
极客( kè)电影:动物的野性和人的( de)理性,这不就是罗比本人( rén)?
马小路:是的,动物有动物( wù)的本能,我们人类也有属( shǔ)于自己的本能,同时我们( men)彼此之间还有同理心。每( měi)个人内心其实都有“动物( wù)性”的一面,所以罗比本人( rén)同时具备这种动物的本( běn)能和人的情感与理性。
这( zhè)正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用( yòng)这样的视角去解读这部( bù)电影,非常精准。这也是罗( luó)比在电影中自我成长的( de)旅程:他要变得更有人性( xìng),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他一( yī)开始有些“未进化”,整部电( diàn)影的过程其实就是他解( jiě)决自己情感困扰、变得更( gèng)“人性化”的过程。
电影中的( de)“猩猩”也象征了主角在情( qíng)感上的蜕变。其实很多名( míng)人和网红内心都是有不( bù)自信和需要发泄的部分( fēn),怎么与内在的自我抗争( zhēng),变成更好的我,是大家的( de)共同课题。
极客电影:如何( hé)看待中澳两国的电影交( jiāo)流?为何选择这部电影在( zài)中国展映?
达米安 · 特拉维( wéi)拉:电影《更好的我》在澳大( dà)利亚获得了九项演员奖( jiǎng)项,这些奖项都非常有分( fēn)量,不仅在国内推介电影( yǐng),同样也推动出口到国际( jì)市场。
我认为澳大利亚有( yǒu)其独特的地方,比如《更好( hǎo)的人》所展现的本地影业( yè)水准,包括杰出的视觉效( xiào)果、音效、制作能力,这些其( qí)实非常适合与中国电影( yǐng)人合作。
我们中澳之间的( de)合作关系已经开展了二( èr)十五年,每个人都对中澳( ào)影业的深入合作充满热( rè)情。
不仅仅是《更好的我》这( zhè)部电影本身很出彩,整个( gè)澳大利亚电影产业都希( xī)望跟中国有更多合作,而( ér)这也是我们如此热情参( cān)与这部电影的重要原因( yīn)之一。
这部电影我们极其( qí)期待,因为它可谓是目前( qián)最出色的电影之一。马小( xiǎo)路以及所有主创们联手( shǒu)打造,让我们仿佛看到五( wǔ)年、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影( yǐng)业会是什么样子。
比如影( yǐng)片里对罗比 · 威廉姆斯这( zhè)样的人物进行动态捕捉( zhuō),这对成人人物来说非常( cháng)罕见,做得极为生动、精彩( cǎi)——这样的表现方式真的前( qián)所未见。我们希望将这部( bù)巨作推向全世界,这其实( shí)也是中澳合作的结晶。
正( zhèng)如保罗所说,这种合作为( wèi)两国艺术家和电影人提( tí)供了巨大机会。中澳合作( zuò)可以追溯到 1990 年代,比如张( zhāng)艺谋导演的《英雄》《十面埋( mái)伏》,都是这种合作的杰出( chū)例证。
而《更好的我》就是这( zhè)一合作脉络中最新、最美( měi)好的作品。我们很激动,期( qī)待将来会有更多的合作( zuò)与突破。
△澳大利亚影视艺( yì)术学院奖 CEO 达米安 · 特拉维( wéi)拉
极客电影:影片的音乐( lè)部分怎样设计的?
保罗 · 柯( kē)瑞:关于音乐的选择和制( zhì)作,这再次体现了导演迈( mài)克尔的才华。罗比的音乐( lè)生涯中大概有十首轰动( dòng)一时的金曲,其中尤以五( wǔ)首最为标志性。
在编剧和( hé)制作时,迈克尔不断深入( rù)地询问罗比每首歌的情( qíng)感意义以及他创作这些( xiē)歌曲的原因。这部电影实( shí)际上就像是罗比本人用( yòng)音乐写下的日记,每首歌( gē)都对应着他人生中的特( tè)定时刻。
马小路:每一段情( qíng)节、每一首歌的应用,都是( shì)迈克尔和罗比密切合作( zuò)的成果。这种方式让歌曲( qū)与叙事完美结合,甚至在( zài)片中有一段是像芭蕾舞( wǔ)一样独特的表现。
△音效公( gōng)司和声创影(Soundfirm)创始人耿凌( líng)
极客电影:怎样评价《哪吒( zhā)之魔童闹海》的特效水平( píng)和幕后中国特效团队的( de)表现?
保罗 · 柯瑞:关于《哪吒( zhā)》的特效和后期制作,我觉( jué)得它的动画效果非常出( chū)色,跟故事情节高度契合( hé),这也是它大获成功的原( yuán)因。
澳大利亚也能为中国( guó)提供类似的技术和创意( yì)支持,无论是动画、特效还( hái)是“世界观”塑造,比如音效( xiào)等方面。
中国的电影近年( nián)来在史诗、战争、爱情等大( dà)题材方面不断突破,体量( liàng)巨大。澳大利亚则以技术( shù)扎实著称,我们在视觉特( tè)效、声音制作等领域也有( yǒu)很多世界一流的公司,非( fēi)常希望能与中国同行携( xié)手合作。
中国的动画和特( tè)效的水平令人叹服,澳大( dà)利亚希望能成为中国电( diàn)影的“好队友”,共同讲述新( xīn)故事,推动技术与创意的( de)融合。相信两国的电影产( chǎn)业都非常开放,也很期待( dài)更多国际合作。
极客电影( yǐng):在工作方式上,中澳特效( xiào)团队有哪些共通之处?
马( mǎ)小路:我在中澳两边都工( gōng)作过,很多海外特效工作( zuò)人员也不是严格执行“朝( cháo)九晚五”制,也会为了创作( zuò)不顾时间,甚至连续 3 年都( dōu)躺在办公室里。
安迪 · 泰勒( lēi):我们几乎就是住在办公( gōng)室和后期制作的工作室( shì)里,大家都为这部电影全( quán)身心投入,真正把它当做( zuò)自己的作品,所以才会不( bù)惜一切认真对待。
在澳大( dà)利亚工作的同行,他们有( yǒu)个共同点,就是把每一个( gè)工作都当成自己的事业( yè)来做,非常有责任心,不只( zhǐ)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wù)。这和不少美国公司“我帮( bāng)你完成你委托的工作”那( nà)种模式不太一样。你会发( fā)现,无论澳大利亚还是中( zhōng)国,真正热爱电影的人,都( dōu)会心甘情愿地为电影付( fù)出大量时间和汗水——这其( qí)实才是行业最宝贵的精( jīng)神。
保罗 · 柯瑞:我觉得在中( zhōng)国,信任是合作的基础。电( diàn)影人有一个创意或者愿( yuàn)景时,希望每一个参与者( zhě)都能像自己一样热爱这( zhè)部作品。
在澳大利亚,每个( gè)部门都会发自内心投入( rù),把电影当成自己的事业( yè)去爱护、去努力,这在别的( de)国家并不常见。我们澳洲( zhōu)人热衷于成为团队中的( de)一员,觉得参与伟大的合( hé)拍项目远远超越个人本( běn)身。其实对电影的爱,全世( shì)界都是一样的。
极客电影( yǐng):罗比是英国人,而制作团( tuán)队主要来自澳洲,怎么看( kàn)两个地域文化的结合?
马( mǎ)小路:其实罗比本身也正( zhèng)好兼具英国人的保守和( hé)澳洲人的开放与冒险。饰( shì)演罗比的演员约诺 · 戴维( wéi)斯做了很多功课,比如看( kàn)他历年演唱会,试图全方( fāng)位掌握他的个性并再现( xiàn)给观众。
最有趣的是我们( men)几乎按倒序拍摄,从结局( jú)戏份先拍,罗比亲自在墨( mò)尔本现场,从那一刻起演( yǎn)员开始真正“进入”罗比的( de)角色。所有和家人、恋人的( de)片段都非常精彩。
保罗 · 柯( kē)瑞:而且很特别的是,这部( bù)电影是首次有“数字人”角( jiǎo)色获得了主角类表演奖( jiǎng)项,这其实是电影工业的( de)巨大突破。更有趣的细节( jié)是,全片的特效负责人安( ān)迪本身就来自英国斯托( tuō)克——罗比的家乡。
他后来在( zài)全球最顶级的特效公司( sī)担任要职,为这个项目做( zuò)出了巨大贡献。《更好的我( wǒ)》在全球影坛有许多“首次( cì)”和里程碑意义——它不仅突( tū)破技术壁垒,也为未来影( yǐng)业打开了更多可能。
极客( kè)电影:如何看待 AI 技术在全( quán)球掀起的电影革新浪潮( cháo)?
安迪 · 泰勒:视觉特效公司( sī)本质上其实也是技术公( gōng)司,艺术家需要科技支持( chí)才可以完成创作。AI 只是现( xiàn)有科技中又一次有趣的( de)进步,现在有些环节能用( yòng)机器学习,但传统特效制( zhì)作流程依然离不开人的( de)手工与创意。
尽管 AI 现在能( néng)生成一些很酷的小视频( pín)片段,但是离真正对主流( liú)长篇叙事电影产生革命( mìng)性的影响还有很远的距( jù)离。电影依然是艺术、导演( yǎn)、故事层层驱动的慢工细( xì)作。
对于独立艺术家来说( shuō),AI 很棒,但它暂时还不能取( qǔ)代人类在特效、叙述上的( de)情感深度。唯一在“声音”世( shì)界有些许应用,比如让配( pèi)音更贴合人物;但视觉特( tè)效依然极需人手艺术。更( gèng)重要的是,电影的核心在( zài)于团队合作与集体创造( zào),人与人的合作是机器无( wú)法替代的。
马克 · 米勒:我们( men)希望 AI 能辅助优秀的艺术( shù)家,而不是取代创作者。创( chuàng)作的本质,依然是对艺术( shù)的热情和技术的融合。
极( jí)客电影:维塔是否在开发( fā)新技术,以及相关技术在( zài)制作的电影中有怎样的( de)体现?
安迪 · 泰勒:我们有很( hěn)多正在开发中的新技术( shù),但有些还不能公布。例如( rú)在我们的项目《蝙蝠侠》中( zhōng),我们用到了自主开发的( de)渲染引擎 Manuka,以及在《魔戒》《阿( ā)凡达》《猩球崛起》等影片多( duō)年打磨的动作捕捉流程( chéng),最终形成了帮助《更好的( de)我》制作的成熟体系。
虽然( rán)这是一部独立电影,预算( suàn)没有好莱坞大片那么高( gāo),但我们必须迅速巧妙地( dì)实现导演的创意。比如,这( zhè)次我们实现了极其细腻( nì)的毛发渲染,纹身细节也( yě)是直接植入皮肤表面,角( jiǎo)色服装和发型变化空前( qián)丰富,还需考虑湿身等多( duō)种状态。所有这些细节和( hé)创意,都是我们多年来积( jī)累技术并不断整合优化( huà)的成果。
极客电影:技术的( de)升级会决定未来电影的( de)发展吗?
马克 · 米勒:技术的( de)进步只会让艺术家的创( chuàng)作如虎添翼。创意本质是( shì)属于人的,它感性、直观、充( chōng)满变数,而技术是为之服( fú)务的,不会取代它。
电影无( wú)论讲述多么新奇的故事( shì),其核心依然是人的故事( shì)。比如你在中国看到的动( dòng)人动画,那都极具人性、情( qíng)感丰富。技术只能辅助这( zhè)种表达,而不能取而代之( zhī)。
安迪 · 泰勒:最近还有“竖屏( píng)电影”(如 TikTok、短视频等虚拟屏( píng)幕形式),中国在这方面走( zǒu)在世界前列。过去要拍一( yī)条胶片短片可能成本高( gāo)得惊人,今天用手机、软件( jiàn)下载五分钟就能实现,并( bìng)且影响成千上万观众。
技( jì)术的进步,会让电影变得( dé)更短、更有冲击力,也让更( gèng)多有才华的人加入表达( dá)。未来当技术变得更廉价( jià)、更普及,比如十年后做个( gè)美猴王动画、兔子猫等任( rèn)何形象的数字化,人们能( néng)更自由多彩地表达自我( wǒ),推动艺术形态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