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奈美
如果说去年是( shì)「女性电影年」,我国产出了( le)既「爆款」又「长尾」的《热辣滚( gǔn)烫》《出走的决心》《好东西》,好( hǎo)莱坞票房最高的 100 部电影( yǐng)中,也首次出现超半数的( de)女性主演电影。
那么今年( nián),可谓是「双女主之年」。
上周( zhōu),宋佳、佟丽娅领衔主演的( de)双女主电影《轻于鸿毛》定( dìng)档 9 月,让人不禁想到今年( nián)上半年文淇、刘浩存主演( yǎn)的《想飞的女孩》,颇有种「妹( mèi)妹唱罢,姐登场」之感。

剧集( jí)方面,日韩两国黑马频出( chū)。《善意的竞争》《清潭国际高( gāo)中 2》两部韩剧相继「疯爽出( chū)圈」,日剧《同我的丈夫结婚( hūn)吧》虽称不上典型的「双女( nǚ)主剧」,但其中女主与闺蜜( mì)之间阴湿的「女同性恨」,才( cái)是该剧讨论度最高的设( shè)定。
不争男人,无关性缘,这( zhè)些「双女主」究竟有什么可( kě)看的?

谁说「双女主剧」没有( yǒu)市场?
当双男主剧乘「耽改( gǎi)」之风一战成名之际,双女( nǚ)主剧却没那么「好命」。
剧倒( dào)是年年在播,但战绩远远( yuǎn)不如同期的大女主剧和( hé)女性群像剧,依托亦舒小( xiǎo)说改编,由刘诗诗、倪妮主( zhǔ)演的《流金岁月》也只是昙( tán)花一现。
比起大女主,双女( nǚ)主没那么「爽」,跟群像剧比( bǐ)呢,女性样本又没那么「广( guǎng)」。
国产双女主剧,好像总是( shì)差那么点意思。
放眼国外( wài),泰国百合剧已基本完善( shàn)产业链,从剧集制作播出( chū)到 CP 售后营业,一整套标准( zhǔn)流程执行下来很难出错( cuò)。日本与欧美也早已找到( dào)了各自双女主剧的角色( sè)关系定位,就连韩国也在( zài)近两年大力扩张双女主( zhǔ)版图,爆款连连。
由此可见( jiàn),双女主剧不是没有市场( chǎng),只是我国还没找到打开( kāi)市场的门路。
依笔者看,原( yuán)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 shì)双女主剧没有足够多的( de)本土文学 IP 可开发改编,缺( quē)乏肥沃的创作土壤;二是( shì)它没能将自身独有的「女( nǚ)女情感张力」发挥到极致( zhì),导致它既像是两位大女( nǚ)主的拼接,又像是微缩的( de)友谊群像。
韩国擅于炮制( zhì)爽剧,惯用权力与欲望摆( bǎi)弄人心,因此韩版《请和我( wǒ)的老公结婚》是典型的复( fù)仇重生爽剧,堪称新时代( dài)《回家的诱惑》。而日版《同我( wǒ)的丈夫结婚吧》在保留原( yuán)作主线的基础上,将浅表( biǎo)的「爽点」改编成生活中的( de)「小确幸」,处处流溢着日式( shì)温情。

比如开头被闺蜜和( hé)丈夫推下楼重生后,韩版( bǎn)女主对着丈夫就是一顿( dùn)拳打脚踢,而日版女主则( zé)是庆幸自己还未患上胃( wèi)癌,身体健康,体力充沛,于( yú)是兴致冲冲地跑进中华( huá)料理店吃了一碗拉面。
都( dōu)说翻拍很难超越原作,但( dàn)该剧的日版口碑远远好( hǎo)于韩版,漫影汇评分分别为( wèi) 8.6 和 6.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 wǒ)们是否可以从翻拍入手( shǒu),对具有他国文化特性的( de)剧集进行本土化改造,解( jiě)决「缺乏本土文学 IP」这一困( kùn)境,从而创造出独具我国( guó)特色的双女主剧?
其次,何( hé)谓独有的「女女情感张力( lì)」? 上周大结局的《清潭国际( jì)高中 2》或许给出了可供参( cān)考借鉴的答案。

故事以贫( pín)困女高中生金惠仁目睹( dǔ)校园杀人事件展开,她因( yīn)虚荣心隐瞒真相,借以转( zhuǎn)学进入贵族高中,与财阀( fá)千金白济娜进行阶级斗( dòu)争与心理博弈。两人因天( tiān)然的阶级差距在剧集的( de)前半段彼此憎恶,站在各( gè)自的立场上攻讦对方,而( ér)后,她们在一次次的利益( yì)交易中逐渐靠近,最后消( xiāo)解了那道因阶级而生的( de)「傲慢与偏见」。
这部剧的「女( nǚ)女情感张力」,不仅在于两( liǎng)人天差地别的初始设定( dìng),更在于她们高度关联的( de)命运体,不是「一荣俱荣」就( jiù)是「你荣我损」。她们是一根( gēn)绳上的蚂蚱,某一方的微( wēi)小举动都可能会引发另( lìng)一方的危机,而非两条交( jiāo)叉或平行的独立故事线( xiàn)。
国产双女主剧往往只是( shì)将两位女性限定在某一( yī)特定场域或关系,任她们( men)各自生长,在某个重大节( jié)点短暂交汇,再奔赴各自( zì)的人生。这样的双女主无( wú)异于拼贴的大女主,有种( zhǒng)「既要又要」的矫情,自然难( nán)有所谓的市场。

比「爱」更带( dài)感的是「女同性恨」?
最近,「女( nǚ)同性恨」这个词很火。
它描( miáo)述的是女性之间一种复( fù)杂而微妙的情感,不全然( rán)是恨,也不单单是爱。「她」将( jiāng)自身投射在另一个「她」身( shēn)上寻找自我认同,惺惺相( xiāng)惜之余,也有无法成为「她( tā)」的不甘与嫉恨。这种恨,既( jì)可以基于对彼此不同出( chū)身命运的不满,也可以源( yuán)于对方偏离自我预期的( de)失望。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 chōu)象,但提到「鸟嬛文学」与「袁( yuán)立文学」,你应该就懂了。

安( ān)陵容对甄嬛由爱生恨,她( tā)恨甄嬛不像初识时救她( tā)那样救她的父亲,恨她总( zǒng)与眉姐姐多一分的亲近( jìn),恨她「明月高悬,独不照我( wǒ)」。最后,深切的「在意」演变成( chéng)了偏执的「恨意」。在封建皇( huáng)权的掌控之下,安陵容只( zhǐ)有通过争夺皇帝的恩宠( chǒng)才能攫取甄嬛的注意力( lì),于是她机关算尽,只为了( le)临死前的那句:「姐姐,反正( zhèng)你我是一辈子的仇人了( le)」。
袁立文学则如此写道:「我( wǒ)真的很恨她。她不认识上( shàng)帝,我却从她的人生看到( dào)了上帝对她的爱。为什么( me)上帝爱她,这不公平。」
其实( shí),诸如此类的「女同性恨」,早( zǎo)已被不少影视剧所书写( xiě),只是着墨不多,彼时女配( pèi)角也被认为是衬托女主( zhǔ)角或男主角优秀品质的( de)存在。比如《美人心计》的聂( niè)慎儿对窦漪房、《你好,旧时( shí)光》的辛锐对余周周、《雁回( huí)时》的苗贵妃对阮惜文……

俗( sú)话说,恨比爱长久。与此同( tóng)时,恨也比爱多了些许欲( yù)望。
当长久压制女性欲望( wàng)的社会规训逐渐瓦解,正( zhèng)视并表达女性欲望成了( le)近年来影视作品的创作( zuò)热点,「女同性恨」便由此而( ér)生。它是对女性关系的进( jìn)一步细分,并试图剥离男( nán)性在女性关系建构中的( de)主导地位。
但需要注意的( de)是,「女同性恨≠雌竞」。「雌竞」中( zhōng)的男性是女性竞争的目( mù)的,而「女同性恨」是将争夺( duó)男性作为手段,以此换取( qǔ)目标女性的关注。

就像日( rì)剧《同我的丈夫结婚吧》,女( nǚ)二丽奈在前世趁美纱患( huàn)病抢走了她的丈夫,第二( èr)世试图抢走的不是原来( lái)的丈夫,而是时刻守护着( zhe)美纱的男主。说白了,丽奈( nài)从始至终嫉恨的只有美( měi)纱,而男性在其中沦为「都( dōu)是你的错,介入我们之间( jiān)」的客体。
不过,丽奈对于美( měi)纱的情感是否属于「女同( tóng)性恨」,「女同性恨」这种说法( fǎ)是否有美化霸凌的嫌疑( yí),观众们提出了不同的看( kàn)法,并自发在社交媒体上( shàng)展开了辩论。目前,「女同性( xìng)恨」尚未有明确的定义,所( suǒ)以我们很难说哪一方是( shì)绝对正确的。
可是,讨论比( bǐ)结论更有意义,至少它让( ràng)女性关系有了新的诠释( shì),也让双女主设定有了更( gèng)为深远的突破空间。

双女( nǚ)主在「核」也在「壳」
双女主的( de)实质,是一对一的女性关( guān)系。
哪怕没有双女主的外( wài)壳,影视作品也能讲好核( hé)心的女性关系。去年大爆( bào)的电影《好东西》就从没打( dǎ)出过双女主的噱头,但看( kàn)过电影的观众都不禁为( wèi)铁梅与小叶之间的女性( xìng)情谊动容。剧集《山花烂漫( màn)时》更是在女性群像剧的( de)叙事外壳下,着重塑造了( le)谷雨和蔡桂芝两名宛如( rú)劲敌的山村女孩,展现了( le)她们从针锋相对到双向( xiàng)救赎的「girls help girls」。
只有女性关系这( zhè)个内核够稳,双女主才立( lì)得住,才真正拥有震撼人( rén)心的力量。日后的双女主( zhǔ)剧,或许可以从这些已经( jīng)被验证可行的女性关系( xì)中汲取创作经验,避免主( zhǔ)题先行。
看到这里,有人会( huì)想,「核」重要,难道「壳」就不重( zhòng)要吗?
当然重要。
不知道大( dà)家有没有注意到,大部分( fēn)的双女主长剧,十个里九( jiǔ)个都是千篇一律的都市( shì)生活。《蔷薇风暴》的女主双( shuāng)双卷入「都市职场」危机,《不( bù)够善良的我们》让曾为情( qíng)敌的两名「40+ 都市女性」意外( wài)重逢,《了不起的女孩》讲述( shù)闺蜜共历「职场沉浮」……

对编( biān)剧来说,这类都市剧是最( zuì)容易创作的,哪怕不做任( rèn)何功课,成熟的编剧光靠( kào)生活经验也能写出一部( bù)合格的都市剧。而对观众( zhòng)来说,因为环境的亲近性( xìng),都市剧也最容易产生共( gòng)鸣。
因此,都市剧成了当下( xià)市场最泛滥的剧集类型( xíng),也是最没有竞争力可言( yán)的题材。再加上对双女主( zhǔ)关系囿于「发小」「朋友」「情敌( dí)」的刻板化呈现,无聊的「壳( ké)」包裹老套的「核」,最后只能( néng)结出寡淡无味的果。
而近( jìn)些年热播的双女主剧大( dà)多都有相似的「壳」——快节奏( zòu)、强反转、特殊背景。

漫影汇 9.3 高( gāo)分的《善意的竞争》以残酷( kù)的韩国高考为背景,围绕( rào)校园霸凌、阶层壁垒、滥用( yòng)药物等议题进行了深入( rù)探讨,并融合「悬疑」「惊悚」等( děng)类型元素,在最夸张的世( shì)界观下展现最真实的女( nǚ)性关系与社会议题。
我国( guó)双女主微短剧亦是如此( cǐ)。《双镜》以民国上海滩一桩( zhuāng)连环凶杀案为引子,勾连( lián)知名女作家与伪装女杀( shā)手,《彼岸灯塔》讲述临海小( xiǎo)城接连发生的两起离奇( qí)杀人案。两者都融合了烧( shāo)脑的悬疑元素,利用扑朔( shuò)迷离的案情交织人性善( shàn)恶,时刻调动观众的情绪( xù)。
比起长剧,微短剧凭借自( zì)身「短平快」和低成本制作( zuò)的优势,在双女主赛道率( lǜ)先闯出了一隅天地。今年( nián)播出的横屏短剧《彼岸灯( dēng)塔》在腾讯站内热度值破( pò) 20000、累计分账破 1400 万的成绩,便( biàn)是市场对双女主的肯定( dìng)。

1 号结语
双女主剧书写的( de)是新时代的女性关系,它( tā)的蓬勃发展,不仅是市场( chǎng)对女性题材的认可,也是( shì)女演员、女编剧和女导演( yǎn)拥有创作能力的有力证( zhèng)明。
如同宋佳在斩获最佳( jiā)女主角奖时所说:「我们选( xuǎn)择站在这里,是因为我们( men)有创作的能力,我们有能( néng)力成就一部作品,我们有( yǒu)能力成就一个角色。」
未来( lái),我们期待更多的双女主( zhǔ)剧,期待女性关系在荧幕( mù)上的第一百零一种可能( néng)。

《主编浅度》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