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监制陈正道说的,这( zhè)可能不是一部完美的电( diàn)影。但绝对少见,而且充满( mǎn)诚意和野心。
从戛纳时我( wǒ)就一直很期待,没想到在( zài)一部电影的开头5分钟就( jiù)能让我回忆起童年时候( hòu)那一团模糊的阴影,然后( hòu)把它慢慢解开。
故事的基( jī)础设定其实很简单,人物( wù)关系也可以说是高度抽( chōu)象和精炼的。女主是职业( yè)花滑选手,而花滑教练正( zhèng)是她的母亲,无论她如何( hé)努力,在母亲看来都不够( gòu)好,她永远也不够好,大赛( sài)在即,世上突然杀出一个( gè)比自己更强的、看起来逼( bī)近完美的同龄女孩……
就此( cǐ)我们可以看到本片其实( shí)有两个主题,1是双重人格( gé),2是母女关系。如果说双重( zhòng)人格的讲述更偏向内心( xīn),母女关系则更加外在和( hé)实际。而且,造成我们性格( gé)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来自( zì)于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因( yīn)此两件事其实也算是一( yī)件事。因为小时候我们通( tōng)过对母亲的认识建立了( le)自己,建立了自身的客体( tǐ)恒常性,假如成年后没能( néng)和母亲课题分离,那么关( guān)于女儿的一切,也都会关( guān)于母亲。
———王教练,母亲的角( jiǎo)色———
张子枫的表演一如既( jì)往地好,而且能看到精神( shén)和体能的极大投入。比起( qǐ)两个年轻女孩的对手戏( xì),更让我有代入感的竟然( rán)是马伊琍饰演的母亲。
马( mǎ)伊琍演得真的很好,太像( xiàng)一个不肯脆弱的母亲。强( qiáng)大、严格、控制欲强、还携带( dài)着一些年轻时作为失败( bài)者的晦暗之气。她假装听( tīng)不见女儿说话,刻意地情( qíng)感忽视,却还是为女儿买( mǎi)最好的训练服和冰鞋、提( tí)供最好的条件。
江宁赛前( qián)吃的用来推迟月经的避( bì)孕药,在高考之前,我妈也( yě)给我拿过。不过好彩那时( shí)候我的月经错开了时间( jiān),没有吃下去。在人生重大( dà)的事情面前,比如比赛、比( bǐ)如考试,你的身心灵健康( kāng)是一定要让步的,这是我( wǒ)们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 běn)设置。
我的成长环境和江( jiāng)宁类似,小学六年以来,我( wǒ)妈都是我的班主任,在学( xué)校我要叫她王老师。长期( qī)以来,我对反馈——无论正面( miàn)还是负面的——都非常敏感( gǎn),因为我的妈妈就是我的( de)老师,我无法将“给出反馈( kuì)的人”和“决定我的存在有( yǒu)没有意义的人”分离开。而( ér)表扬和批评都可以是一( yī)种操纵。
说实话,现在亲妈( mā)已经不再讽刺我了。
但是( shì)当马伊琍饰演的教练/母( mǔ)亲一遍遍要求张子枫饰( shì)演的女儿江宁做到更好( hǎo)的时候,我童年的PTSD又犯了( le)。
而且我发现,在成年之后( hòu),我的恋爱和交友似乎都( dōu)是一个不断找妈的过程( chéng),我想要跟随更强的人,让( ràng)他们鞭策我的进步,直到( dào)我认识到这个过程会大( dà)大损伤我自己最珍视的( de)东西,于是我停下了“找妈( mā)妈“的过程,但是随之而来( lái)的确实动力的完全丧失( shī)——在没有人鞭策我、要求我( wǒ)、审视我之后,我找不到像( xiàng)从前那样拼命的动力了( le)。当我不再苛刻地要求自( zì)己和咒骂自己我的成长( zhǎng)速度好像变慢了,进入了( le)一场冬眠。
在场边的长谈( tán)中,江宁说出自己需要母( mǔ)亲的鞭策来促使自己进( jìn)步,而母亲王霜也需要江( jiāng)宁的成长来感受到自己( jǐ)存在的意义。王霜向江宁( níng)道歉了,天呐,这一幕是如( rú)此梦幻。
成长于严格的东( dōng)亚家庭,埋怨母亲是最简( jiǎn)单的做法。但是《花漾少女( nǚ)》却没有这么做,反而让人( rén)物高度自觉地意识到了( le)自己的渴望。
女儿不是母( mǔ)亲的受害者,此时她们只( zhǐ)是相互需要——这是我在《花( huā)漾少女》中看到的最珍贵( guì)的东西。
—————又卑又亢的女孩( hái),勇敢地正视自己的天赋( fù)吧————
如今我已经变得比母( mǔ)亲还要强大,她对我也开( kāi)始有更多的鼓励,但是我( wǒ)已经内化了小时候那个( gè)对我严厉批评的母亲。
在( zài)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人通( tōng)常会变得又卑又亢,又自( zì)恋又自卑,人的内心也会( huì)慢慢开始分裂。当然,假如( rú)我没有在一个人身上看( kàn)到自恋和自卑的混杂,那( nà)我会断定ta不会是一个好( hǎo)的创作者。
《花漾》中做了一( yī)个叙事诡计,虽然设定并( bìng)不难猜,但是在细节和呼( hū)应上做得很到位。导演、摄( shè)影、声音和整体制作本身( shēn)的技术水平很好,可以看( kàn)出多处从结果倒推的精( jīng)准设计。冰鞋、冰场的视觉( jué)元素做得也很巧妙。
张子( zi)枫最出彩的两场戏,在冰( bīng)场上合着弦乐满脸是血( xuè),以及最后找到滑冰的自( zì)在感,笑着绽放,那最后的( de)松弛,恰恰是她勇敢地面( miàn)对内心的阴暗面之后才( cái)能发生的。
不管是从小遇( yù)见的“别人家的孩子”,还是( shì)运动场上的替补演员,舞( wǔ)剧里的B角,有时候你需要( yào)照一照与你条件相仿的( de)镜子才知道自己在哪,在( zài)往哪个方向走。《花漾》对镜( jìng)像理论以及相关的西方( fāng)哲学或许有一定的研究( jiū)。
电影在故事进行的过程( chéng)中发散出了很多解法的( de)分支,但是最后没有收束( shù)在人物关系,而是收束在( zài)了主人公的高度自觉上( shàng)。
《花漾少女》用人物的高度( dù)自觉做了收尾,没有传统( tǒng)式的和解,也没有过分励( lì)志,它把解法回归到了个( gè)体身上,又或者说是最近( jìn)社交网络上每个人都在( zài)用的词“主体性”。
这确实也( yě)是体育题材电影最突出( chū)的魅力。
江宁的觉醒来自( zì)她自身的冲动,来自日复( fù)一日的训练和身体的病( bìng)痛,并不是母亲踹了她一( yī)脚,也不是钟灵给的刺激( jī),而是因为江宁自己心里( lǐ)有那个东西。
她珍视那个( gè)东西,因此她借助自己的( de)母亲,借助强大的对手,借( jiè)助自己的幻想,这一切都( dōu)是为了浇灌自己的野心( xīn)、热爱和渴望。她想走得更( gèng)远。不是母亲“望女成凤”了( le)她,而是她借助了如此望( wàng)女成凤的母亲。
她有时候( hòu)看起来弱小无助,但是她( tā)时刻都知道自己在做什( shén)么。她心里的种子无论如( rú)何也要长出来,势如破竹( zhú)。
我建议每个躺不平又卷( juǎn)不动,找不到方向的朋友( yǒu)来看看这部电影,倒不是( shì)因为它给出了解决办法( fǎ),而是它打开了一个空间( jiān),你可以走进去,安全地照( zhào)镜子、安全地思考。
人确实( shí)是需要前辈的指引和伙( huǒ)伴的陪伴才能进步的,但( dàn)另一面,人不可能仅仅依( yī)靠教练、伙伴或者一次醍( tí)醐灌顶就获得非凡的成( chéng)就。
这些角色都只是倒影( yǐng),房间里从始至终都只有( yǒu)她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