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做文系统地喷了,随( suí)便聊几句。
一开始相当重( zhòng)彩的蓝青色阴间滤镜就( jiù)不多提了,因为不确定是( shì)不是影院问题,总之看得( dé)人倍儿难受。这都是次要( yào)的。
有关是不是富人演穷( qióng)人割穷人韭菜的问题,也( yě)不是这片子的核心问题( tí)。
《逆行人生》最大的问题是( shì),平庸。
掏心窝子说,徐峥负( fù)了我的期待。
按理说徐峥( zhēng)也不是第一次当导演了( le)。几个囧,几个国庆拼盘,也( yě)该成熟了。
可事实是,《逆行( xíng)人生》看完之后给人的感( gǎn)觉就是毫无惊喜,像是三( sān)流导演的作品,或是普法( fǎ)栏目里的东西。
总之,不该( gāi)是一个成熟导演的院线( xiàn)电影。
捋一捋故事线就知( zhī)道这片有多么无趣。
中年( nián)被裁,存款暴雷,房贷压力( lì),老父中风,女儿上学,走投( tóu)无路,去送外卖,不得要领( lǐng),发愤图强,成为单王。
完了( le)。
?
我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就( jiù)这?
这是什么《意林》杂志上( shàng)淘来的剧本吗?
转折在哪( nǎ)里?冲突在哪里?惊喜呢?担( dān)架呢?(不是
一个平庸至极( jí),毫无亮点,一眼看到头的( de)故事也就罢了。更惹人生( shēng)厌的,在于对外卖群体的( de)塑造。
瞧瞧片中的几个外( wài)卖员。又是孩子得了白血( xuè)病。又是惹上事,欠人几十( shí)万。又是送外卖还要背着( zhe)孩子一起······
真就没一个普( pǔ)普通通的正常外卖员?
外( wài)卖员都是苦瓜队大队的( de)?
他敢这么编,就说明一个( gè)问题:他们压根没把外卖( mài)员当成一个普通的职业( yè),所以觉得外卖员都不是( shì)普通人。
你们这些人一定( dìng)是日子过到头了,实在没( méi)办法了,才会去送外卖吧( ba)?
可客观事实呢?
这就是一( yī)份普通的工作啊。照他们( men)这么玩,是不是网约车司( sī)机也个个凄惨?发传单的( de)都个个遭逢大难?保安其( qí)实都背负着巨额负债?
将( jiāng)外卖员特殊化,无疑是《逆( nì)行人生》最蠢的呈现。
最后( hòu)再写一些扣细节的东西( xī),实在辱人智商。比如这一( yī)家的存款问题。失业一两( liǎng)个月,一个月1.5W的房贷就还( hái)不上了。片子中给的说辞( cí)是存款P2P暴雷,压根没钱还( hái)欠人钱,才刚还完债。
那么( me)我就问一句,女儿上国际( jì)学校的20万哪来?
靠你卖油( yóu)霸吗?
8.11日,一个美好的周日( rì)早晨坐在马桶上补充。
评( píng)论区有一些不太擅长思( sī)考的朋友提出了对我说( shuō)女儿上国际学校的质疑( yí)。说女儿最后根本没上啊( a)?你看没看电影?为喷而喷( pēn)balabala。
逻辑是这样的。他们家存( cún)款暴雷了没钱了对吧?那( nà)么他哪来的20万,或者说怎( zěn)么敢有念头让女儿去上( shàng)一年20万的国际学校?他连( lián)念头都不该有。
有人要说( shuō)了,那中国的父母就是这( zhè)样啦,砸锅卖铁就是借钱( qián)也要供孩子上学。问题又( yòu)来了,最后确实卖房了有( yǒu)钱了,那女儿上国际学校( xiào)了吗?并没有。
瞧瞧,矛盾了( le)不是,说明他不是全身心( xīn)为女儿付出的父母。
让我( wǒ)们再回到开头,他凭什么( me)答应女儿上国际学校?
靠( kào)他卖油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