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看完刘德华主演( yǎn)的新电影《焚城》,拍得很糟( zāo)糕,一部糟糕片居然还敢( gǎn)拍成130多分钟,简直是年度( dù)折磨人的灾难,再然后一( yī)个滑稽的事情就出现了( le)---电影中的辐射灾难的呈( chéng)现是过家家的,而真正的( de)灾难居然是面向观众的( de),现在的香港电影究竟是( shì)怎么回事?
为什么说电影( yǐng)中的辐射灾难的呈现是( shì)过家家?答案是,整部片看( kàn)下来你是感受不到一丝( sī)的紧迫感,同时解决灾难( nán)的方式又是糊弄得不得( dé)了。
灾难是在早上发生的( de),到中午前后也已经明确( què)辐射的危害性,以及专家( jiā)已经提出用混凝土封堵( dǔ)辐射物的方法了。但制作( zuò)人就愣是安排那群官员( yuán)和消防员在那里精神内( nèi)耗,玩各种的官话对峙,就( jiù)纯纯抛下一句“只能等某( mǒu)某位置的部队成功开路( lù)”就完全搁置。
同时比较重( zhòng)要的一点是,那群开路部( bù)队自始至终都没有画面( miàn)刻画,那就遑论将主角团( tuán)这边的消防员调过去参( cān)与了,然后主角团消防员( yuán)在大多数时候就只能在( zài)基地里叹气和抒情,整部( bù)灾难片硬生生被拍成了( le)煽情小电影。
还有这群消( xiāo)防员往返火场的那几次( cì)操作也是特有表演和走( zǒu)流程的滋味,以及逻辑上( shàng)也是特别不合理,把人看( kàn)得特别不舒服。
比如第一( yī)次找到同伴后,他们就立( lì)即退了出来,而不是留下( xià)一批人继续寻找。你要说( shuō)辐射浓度已经不适合留( liú)人了,那最后那次拯救为( wèi)何又安排全员出动,而且( qiě)没有一个人穿上防护服( fú)?还有还有,明明更为严重( zhòng)的放射源已经暴露大半( bàn)天了,那为啥在火场滞留( liú)大半天的那两位人士居( jū)然还能存活下来?
当然,如( rú)果拯救同伴的行为不强( qiáng)行分成两次来进行,同时( shí)不强行忽略后面的辐射( shè)危害的话,那制作人就不( bù)能在剧末加戏,好让消防( fáng)员主角能够在拯救同伴( bàn)的过程中走向帮助爆破( pò)工人,并在那里来上一趟( tàng)所谓的大义牺牲。
但拜托( tuō),能不能不要为了所谓的( de)“表演机会”就罔顾剧情的( de)合理性?同时作为一部灾( zāi)难片,能不能在主角团的( de)视角上多安排一些针对( duì)灾难的行动,别让他们在( zài)大部分时间里只懂得哀( āi)叹,和不要只懂得围绕如( rú)何拯救工友来转动?
比如( rú)让他们成为混凝土车队( duì)的开路先锋行不行?灾难( nán)现场不能用水,那就让他( tā)们喷混凝土来抵挡火焰( yàn)是不是更有视觉和紧迫( pò)性上的看头?然后过程中( zhōng)顺便拯救工友行不行?
还( hái)有还有,这部电影针对辐( fú)射危机的处理方法也是( shì)水得不能再水,他们居然( rán)用爆破大楼自然掉落的( de)废渣,来保护辐射物不受( shòu)雨水冲刷的方法来作为( wèi)终极解决方案...就纯纯忽( hū)略废渣缝隙可能塞进几( jǐ)头大象的考虑,就纯纯想( xiǎng)着怎么方便来一场奇观( guān)式的爆破表演而已。
如上( shàng)便是《焚城》在灾难设定维( wéi)度的槽点,解决方案是乱( luàn)来的;辐射的危害也是极( jí)其工具化的,想它出现的( de)时候就出现,以及可以随( suí)随便便就隐藏的;还有整( zhěng)个危机的紧迫性的刻画( huà)也是特别水的,包括专家( jiā)和官员的吵架也是存在( zài)莫名其妙部分的,完全不( bù)明白为何要拖到晚上才( cái)让特首下决定,而且还是( shì)特首在看过新闻后主动( dòng)联系他们的。
当然,如果在( zài)一开始就让刘德华饰演( yǎn)的专家实时和特首联系( xì)的话,那或许就没有那一( yī)系列彰显专家大爱和揭( jiē)露官员私心的表演的发( fā)生空间了。
所以说白了,这( zhè)部电影的表演痕迹(即为( wèi)了表演而表演)实在是太( tài)重,太令人不舒服了。
同时( shí)这个不舒服也延伸到了( le)另一些更具内涵性的事( shì)物的表现上,那就是对“权( quán)利”的强调。
这部新电影在( zài)各方各面都试图做到对( duì)权利的尊重,比如在生命( mìng)权维度上就特意安排一( yī)场专家说服消防员的戏( xì),同时安排队长在说服前( qián)强调一番“尊重各人意愿( yuàn)”的言辞,然后就是队友们( men)稀里哗啦的离开,以及主( zhǔ)角团那几人的英勇就义( yì)。
这场戏说好听点就是对( duì)生命权和选择权的尊重( zhòng),但实际上就是一场明晃( huǎng)晃的人性测试,而我们都( dōu)知道人性是最经不起考( kǎo)验的。
制作人为啥不反过( guò)来想想,如果最后只有一( yī)两个人同意赴死,那这次( cì)的行动还执行不执行?还( hái)能不能执行?如果不能的( de)话,再加上这是唯一的拯( zhěng)救方案,那是不是到时候( hòu)还要来一轮强制服从?
当( dāng)然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制( zhì)作人完全可以避免如此( cǐ)尴尬的情况出现。但作为( wèi)一名有追求的制作人,他( tā)更应该考虑到“人性不经( jīng)考验”这个事实,然后不要( yào)问什么愿意不愿意,就默( mò)认他们都有这样的担当( dāng),而具体的“权利尊重”则可( kě)以体现在:某几个消防员( yuán)主动提出不愿意参加行( xíng)动后的准许安排上吧?
不( bù)过最奇葩的尊重体现,那( nà)还得是“私有财产权”的尊( zūn)重,而具体对象就是那位( wèi)十恶不赦的开发商。
制作( zuò)人居然安排官员在最紧( jǐn)急的情况下,还要缓缓邀( yāo)请开发商到地堡谈判,在( zài)明明拥有强制征用条例( lì)的情况下,还要因为惧怕( pà)开发商在国际的舆论抹( mǒ)黑而选择答应撤销犯罪( zuì)调查,以及用七折价格来( lái)购买炸毁的权益。
这整个( gè)过程确实充分体现了官( guān)员对财产的尊重和保护( hù),但这段剧情安插在末日( rì)灾难的背景下就会特显( xiǎn)做作。
如果开发商不同意( yì)呢?那到头来是不是还得( dé)强行炸掉?在如此末日灾( zāi)难面前征用还能有什么( me)国际舆论压力呢?同时在( zài)明明知道开发商极有可( kě)能是此次灾难元凶的基( jī)础上,他们凭什么还要答( dá)应终止犯罪调查的交易( yì)?这究竟算是尊重财产?还( hái)只是包庇和窝藏罪犯?他( tā)们不是应该争分夺秒去( qù)穷尽一切办法解决,而所( suǒ)谓的财产尊重完全可以( yǐ)体现在事后的补偿上啊( a)。
说白了《焚城》的制作人压( yā)根就没有理解何为末日( rì)灾难,或者说“华语首部辐( fú)射灾难电影”的头衔也纯( chún)纯只是营销噱头而已。在( zài)此基础上也就出现了一( yī)系列怎么看怎么奇葩和( hé)不舒服,怎么看就怎么不( bù)合理,以及表演痕迹特别( bié)重的剧情编排。
包括最后( hòu)发生的那场消防主角团( tuán)牺牲的戏份也是一样,整( zhěng)场戏的编排非常别扭,从( cóng)一开始就让白宇饰演的( de)消防员怒斥队友赶快离( lí)开,扯什么只要自己牺牲( shēng)就足够了,说的好像单凭( píng)自己一个就能解决所有( yǒu)问题。
但具体的剧情呈现( xiàn)又是另一回事,在相继下( xià)去三个消防员后,他们才( cái)勉强在截止时间完成所( suǒ)有工作,然后连逃跑机会( huì)都没有了---那站在这个结( jié)局来说,白宇的那一连串( chuàn)呵责不就纯纯拿城市安( ān)危来彰显自己的兄弟情( qíng)吗?---这就完全属于大义和( hé)私心协调得一塌糊涂的( de)编剧体现了。
所以总的来( lái)说,《焚城》就是一部大烂片( piàn)。